作为一个喜欢扒拉小众内容的普通网友,最近总听朋友念叨"小逗逗微密圈付费作品合集",说实话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什么新出的盲盒手办呢。直到上周末在奶茶店蹭wifi刷手机,意外刷到个粉丝分享的截图——妈耶,这姑娘的摄影集居然把光影玩得比我家楼下影楼还溜!
记得有个叫《雾色清晨》的系列,里面有组照片是她在废弃游乐园拍的。破旧的旋转木马上撒着晨露,裙摆上沾着铁锈痕迹,这画面硬是让我想起中学时看岩井俊二电影那种酸涩感。最绝的是每张图都配了手写诗,字迹歪歪扭扭像小学生作业本,但读着就是挠心挠肺的。
我扒拉过不少创作者平台,像小红书那些精修九宫格见多了,反而这种带毛边的真实感让人上头。有粉丝在评论区开玩笑说"花68块解锁的图包,比我前男友说过的情话都值",这比喻虽然离谱但莫名贴切。听说她最近搞了个"生日月特别企划",每天往微密圈里扔张碎片化日记,搞得跟现实版《解忧杂货店》似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付费内容这事儿真得看个人口味。我表妹就吐槽过有些图看着像手机随便拍的,但转头又真香了人家设计的手机壁纸。有次她截了张微密圈里的聊天记录给我看——小逗逗居然凌晨三点回复粉丝说"你上次提的构图建议我试了,果然在巷子口逆光拍流浪猫更有故事感",这互动方式比某些明星工作室的自动回复可爱多了。
价格这块见仁见智吧,反正比追星买周边便宜。上次看到个老粉算账,说三年下来在小逗逗这儿花的钱还不够买支杨树林口红,但收获了几百张能当朋友圈素材的图。最逗的是有个月她搞"摆烂合集",照片全是糊的、虚的、曝光过度的,配文写着"这个月状态稀碎,但碎玻璃也有折射彩虹的权利",这种自嘲式营业反而圈了波新粉。
要说缺点嘛,更新频率确实像开盲盒。上个月突然消失二十天,回来扔了组在菜市场拍的烟火气合集,文案写着"在萝卜白菜里找回了生命力"。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节奏,倒是挺符合现在年轻人反内卷的心态。有次看见她在微密圈里说"最近沉迷给外卖小哥画速写",第二天还真放出来十几张骑手等餐时的背影涂鸦。
反正我现在养成习惯了,每周五蹲她微密圈更新比等综艺更新还积极。上周那个"便利店观察日记"系列,把711关东煮的热气拍得像北海道温泉,收银台前的情侣倒影落在玻璃门上,愣是让我对着手机傻笑了五分钟。要说值不值这个价,可能就像开奶茶盲盒,永远不知道下一杯是惊喜还是惊吓,但总归比白开水有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