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目无他人&YiTuYu艺图语
我最近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,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那种体验——走在街上突然被某幅画、某个设计吸引到挪不动腿,周围人全成了背景板,眼里只剩下那个画面。我上个月去798溜达,路过一家小画廊,玻璃窗里挂着一幅水彩画,蓝绿色调晕染得像被雨淋过的夏天,直接给我整懵了。后来才知道,这画是艺图语平台上一个00后小画家的作品,人家用iPad画的,连颜料钱都没花,你说气人不?
说到YiTuYu艺图语,这平台名字起得挺玄乎,一开始我以为是什么算命App,结果点进去才发现是个宝藏。里面全是素人艺术家的作品,有的画风狂野得像喝了三斤二锅头,有的细腻到能看清花瓣上的露珠。我关注了一个叫“咸鱼翻身”的博主,他每天发自己用外卖包装纸画的速写,上周还用奶茶杯画了幅《星空》,评论区一堆人喊“瑞幸快找他联名吧!”
不过话说回来,“入目无他人”这状态真挺难的。上次我在地铁上看人家穿的花衬衫特好看,盯得人家差点报警,后来发现那图案是艺图语上某设计师的原创印花。现在年轻人搞艺术真敢玩,像我们公司新来的实习生,午休时间抱着数位板画克苏鲁版财神爷,说是要打破次元壁。你们敢信吗?他给财神爷画了八条触手,还配文“财源滚滚来”,居然真有人私信问能不能做成手机壳。
我听说艺图语最近搞了个线下展,把用户投稿打印成巨幅海报贴在菜市场里。韭菜摊旁边挂着抽象派油画,卖鱼大叔头顶悬着赛博朋克霓虹灯,去那儿买菜的大妈都说:“这画儿比我家孙子考59分的卷子还让人看不懂。”但你说怪不怪,这种混搭反而让人想多看两眼。有个卖豆腐的阿姨悄悄跟我说,她偷偷把摊位海报换成了自己闺女画的卡通豆腐拟人图,结果那天豆腐卖得特别快。
有时候觉得,现在搞艺术的门槛是越来越迷了。以前总听人说“你没学过画画就别瞎折腾”,现在呢?我邻居家五年级小孩用美图秀秀涂鸦功能画的奥特曼打丧尸,居然被艺图语推上了首页。评论区全是“建议出续集”“求手办化”,小孩他妈现在逢人就显摆,连家庭群头图都换成了儿子的大作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专注看东西这事儿也挺看缘分。上周我在艺图语刷到一组照片,拍的是凌晨四点的便利店货架,薯片袋和关东煮的蒸汽混在一起,竟然有种诡异的治愈感。作者配文说:“夜班收银员眼中的世界,入目无他人,只有没卖完的饭团和过期优惠券。”突然就觉得,艺术可能就藏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里,你说对吧?
对了,最近发现个冷知识——艺图语上点赞最高的作品,居然是某程序员用代码生成的山水画,代码行数比画里的树叶还多。这哥们儿在简介里写:“白天写bug,晚上造山水,反正都是画些别人看不懂的东西。”我盯着那幅画看了半小时,愣是没看出他偷偷在云层里藏了个笑脸emoji,还是评论区课代表发现的。
可能这就是“入目无他人”的魔力吧,就像上周我去吃火锅,发现墙上贴的装饰画居然是艺图语用户画的火锅食材拟人图,毛肚穿着燕尾服,鸭血扮成吸血鬼。我举着筷子看了半天,差点把涮好的肥牛晾成牛肉干。服务员小哥还跑过来嘚瑟:“这是我们老板从网上扒的图,没版权费!”——好家伙,这算不算另类艺术传播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