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刷到好多人在讨论娇七的微密圈精选作品,说实话一开始我都没搞明白这玩意儿有啥好关注的。直到某天半夜刷到她发的那套"暗黑系洛丽塔"写真,我手机差点掉地上——这姐们儿真的太会拿捏流量密码了!
记得上个月有个粉丝群在传她的"夏日限定"系列,我朋友老李直接甩了个截图说:"这比抖音正片刺激多了啊!"我仔细一看,好家伙,就那个沙滩比基尼九连拍,背景里还若隐若现飘着个游艇。后来才知道这些内容都是微密圈会员专属,普通账号根本看不到。不过说真的,现在网红搞这种差异化内容运营就跟打游戏氪金似的,总有人愿意买单。
我有个做自媒体的哥们去年就跟娇七团队合作过。他说这姑娘的内容排期表能精确到分钟级别,比如七夕前三天突然放出"单身狗暴击"主题的私房照,情人节当天又搞什么"男友视角"短视频。最绝的是有次她发了个看似普通的瑜伽教学,结果背景窗帘缝隙里露出半个奢侈品包,第二天粉丝群直接炸锅讨论这包的型号,这波隐藏彩蛋营销我直呼内行。
不过最近听说有些人在质疑她的内容边界。比如上个月那个引发争议的"办公室系列",有人截图说某些姿势过于暧昧,评论区还冒出几个自称前公司员工的小号爆料。这事儿搞得挺玄乎,我刷到的时候还以为是新剧宣传,结果发现她本人压根没回应,转头又在微密圈更新了套JK制服写真,这危机公关操作属实让人看不懂。
要说这些精选作品的变现能力,我倒是亲眼见过夸张的。去年双十一她搞了个"入圈抽奖"活动,有个深圳的土豪粉直接晒出充值五万块的截图,就为了拿到她穿过的那件打歌服。更魔幻的是后来这件衣服在闲鱼被炒到八万,这产业链条简直比某些明星周边还疯狂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网红搞付费内容就跟开盲盒似的。我表妹去年跟风买过某个网红的微密圈会员,结果发现全是美颜过度的自拍,气得她直接在超话开骂。相比之下娇七团队确实更懂用户心理,上次她发的那组"未公开MV花絮",连拍摄现场的盒饭都要打上专属水印,这种饥饿营销套路真把粉丝拿捏得死死的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,她的抖音评论区经常出现"老司机暗号"。比如有人问"今天更新到第几集了",底下肯定有人回"刚看完第48章"—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追剧,其实是暗指她在微密圈更新的内容章节。这种社群文化的形成,倒是给其他想做付费内容的网红提供了新思路。
有次在咖啡馆听见两个学生妹讨论,说省下三个月奶茶钱就为买娇七的某套写真集。我当时差点没忍住插话,想想还是算了。这年头年轻人的消费观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,不过话说回来,要是二十年前有这渠道,我说不定也会为追星干出类似的事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