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阿扎最新万元定制视频,粉丝付费热情背后的秘密
我最近刷到古阿扎那条万元定制视频的时候,整个人都愣了一下。好家伙,现在粉丝花钱都这么猛了吗?一个视频能卖到上万块,这价格比我老家县城一套房的首付都吓人。不过仔细想想,这背后肯定有点门道,不然粉丝们咋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抢着付钱呢?
先说说这视频本身吧。我点开评论区一看,发现好多粉丝在晒"专属福利",什么古阿扎用他们指定的台词录视频、穿他们选的衣服跳宅舞,甚至还有粉丝直接砸钱让她在视频里喊自己"老公"。这种玩法就跟游戏里的氪金大佬买皮肤似的,只不过这次是真人版。有个粉丝在留言区说,他花了一万二让古阿扎录了个"私人订制版天气预报",结果视频里古阿扎穿着JK制服,用撒娇的语气说:"今天XX地区要降温啦,宝宝要记得穿秋裤哦~"——这哥们怕不是把天气预报当ASMR来听?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天价定制服务能火起来,肯定不只是靠"美色经济"。我翻了不少粉丝留言,发现有些人其实是在买情绪价值。有个女粉丝说,她去年失业的时候,每天就靠看古阿扎的定制视频续命,"听到她说’你一定可以的’,比喝十碗鸡汤都管用"。这让我突然想到前阵子上海有个线下见面会,粉丝们排着队等古阿扎摸头杀,那场面跟庙里求开光似的。
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。我刷到个帖子特有意思,说古阿扎的定制视频像"电子菩萨",花大钱求个心理安慰。有个老哥吐槽:"我花八千块让她录生日祝福,结果视频里她连我名字都念错了!"底下有人回复:"知足吧兄弟,至少真人是她,不像某些主播用AI换脸糊弄人。"这话说的,现在当粉丝还得学会鉴真伪了?
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来,去年有个游戏主播搞了个"2000块陪聊半小时"的服务,结果被喷成筛子。但古阿扎这波操作反而被粉丝捧上天,这差别待遇也太魔幻了。后来我仔细对比才发现,她会把每个定制视频都包装成"专属礼物"。比如有次给粉丝录分手安慰视频,她特意穿了对方前女友最喜欢的连衣裙,这细节拿捏得比渣男记纪念日还准。
不过最让我震惊的是粉丝的消费力。有个土豪粉丝晒出账单,光上个月就给古阿扎砸了十五万,定制了二十多个视频。我算了下,这相当于每天要花五千块——好家伙,这钱要是存余额宝,每天利息都能吃顿海底捞了。但人家说了:"这钱花得值,比找心理医生便宜多了!"这话说的,我都想改行当情感主播了。
当然也不是没有翻车的时候。前阵子有黑粉扒出古阿扎的定制视频存在"模板化操作",同一个动作换个台词就卖给不同粉丝。结果粉丝们不但没生气,反而玩起梗来,说什么"四舍五入等于和情敌共享女友"。这波操作看得我直呼内行,粉丝经济玩到最后,居然还能整出共享经济的活儿?
说起来这事儿让我想到小时候集干脆面卡片的经历。那时候为了张稀有卡能连吃半个月干脆面,现在粉丝为了个定制视频能掏空钱包,人类的收集癖真是刻在DNA里。不过区别在于,干脆面吃多了会胖,而追主播上头了…钱包会瘦。
最近听说有MCN公司开始批量复制这种模式,培养了一堆"平替版古阿扎"。但粉丝们好像不买账,说就像"喝惯了茅台突然改喝二锅头"。看来在定制服务这块,个人IP的魅力还是很难替代。不过我还是想不通,为啥有人愿意花一个月工资就为听句"晚安"?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为爱发电吧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