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频号素人矩阵如何选择领域?这些品类可能藏着你的流量密码!
最近总有人私信问我:"哥,我看你视频号起号挺快的,素人做矩阵到底该选啥领域啊?"说实话我一开始也踩过坑,当时看别人做美妆号赚钱,硬着头皮拍化妆教程,结果我这张老脸涂完粉底液,评论区都在问"这是兵马俑真人秀吗?"后来发现选赛道这事,千万别跟风追热门,关键得找对适合自己的赛道。
咱们得先摸清自己的家底。比如我认识个农村宝妈,她每天给娃做辅食的视频随手一拍,结果播放量比我精心策划的探店视频还高。为啥?因为她把玉米面捏成小猪造型,用南瓜当调色盘这些细节,真实得就像你邻居家嫂子做饭。后来她转型做辅食教程矩阵号,现在接广告接到手软。所以说先看看自己有啥绝活,哪怕只是会讲冷笑话呢。
再说说高潜力品类这事儿。我发现刚需类目永远有市场,像育儿经验、职场技能这些,就跟菜市场的大白菜似的天天有人要。举个例子,我之前刷到个教Excel的号,人家就专门拍"怎么用vlookup函数快速对账",每条视频都带着真实的财务表格,评论区全是求教程的会计小姐姐。不过要注意刚需和非刚需的玩法不一样,像情感咨询这种偏玄学的领域,就得用"30岁未婚女高管教你识别渣男"这种强人设来包装。
最近观察到几个有意思的赛道。有个姑娘专拍"00后整顿职场"系列,把怼领导的爽文剧情拍成办公室小剧场,结果被各大公司HR集体拉黑(笑)。还有个大哥做"手机维修避坑指南",每次拆机都跟拆炸弹似的紧张,居然靠这招圈了二十多万粉。这类自带冲突感的细分领域,特别适合做矩阵号批量复制。
当然也有些坑要避开。去年不是流行过一阵"沉浸式回家"吗?结果现在打开视频号,十个号有八个在拍钥匙插门锁的特写,观众早审美疲劳了。还有那些教人做自媒体的号,天天喊"矩阵号月入十万",点进去看他自己主页才200粉丝,这跟健身房教练自己挺着啤酒肚教减脂有啥区别?所以说别碰过度饱和的赛道,除非你能整出新活。
最后说个玄学发现。我有个朋友在养老院工作,平时就拍老人们下棋唱歌的日常,结果被网友称为"电子遛弯广场"。还有个做殡葬服务的号,把骨灰盒设计成手办展示柜,居然吸引了好多二次元群体。这些看似冷门的领域,只要找到独特的切入点,说不定就是下一个流量洼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