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刷到好多关于鱼神微密圈免费图片的帖子,连平时只追剧的闺蜜都在朋友圈分享这个平台的截图。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是那种要充会员的付费平台,直到前天在茶水间摸鱼时,看到同事手机里存了三百多张超清壁纸,全是从微密圈扒拉下来的。
记得上个月我还在为找壁纸焦头烂额,要么是某图网要充会员,要么是免费图库的像素糊得像诺基亚拍的。后来有个玩摄影的网友私信我说:"你试试在鱼神微密圈搜’老胡同’关键词,记得把画质调到最高",结果真的挖到了三十多张北京胡同的绝版照片,连砖墙上的青苔都看得清清楚楚。最绝的是这些照片的拍摄者叫"胡同老张",简介里写着"每天骑三轮车扫街拍照十五年",这种真实感可比那些商业图库强太多了。
不过我发现微密圈有个奇怪的生态链,有人凌晨三点还在上传公司楼下的星空延时摄影,第二天就有网友用这些素材剪成vlog背景。前天看到个特别搞笑的帖子,有人把平台上免费下载的猫咪表情包打印成贴纸,在夜市摆摊日入八百,评论区里全在问:"卖这么好会不会被平台追版权费啊?"
说到争议性内容,我还真在微密圈刷到过令人迷惑的爆款。上周首页突然被"重庆地铁穿墙术"的九宫格霸屏,点开发现是有人把站台玻璃反光拍得像《奇异博士》的传送门,这组图在抖音直接带火了#魔幻8D城市#的话题。不过也有网友吐槽说:"现在连这种随手拍都能火,看来平台算法是人工智障吧?"
不得不提的是微密圈的用户粘性太可怕了,我司设计部同事现在每天开电脑前都要刷十分钟找灵感。前阵子公司要设计中秋礼盒,主设计师直接调用了平台上二十多张"月亮与古建筑"的创意摄影,最后方案被客户夸"比故宫文创还有韵味"。不过听说最近平台在搞什么"创作者激励计划",不知道这些免费图片还能存活多久。
有次我试着上传了自己拍的夕阳晚霞,结果被系统自动打上了"适合做手机锁屏"的标签,第二天就收到五十多条私信求原图。这让我突然意识到,鱼神微密圈可能正在培养新一代的视觉社交习惯——就像当年微博改变文字传播方式那样。不过话说回来,我到现在都没搞懂他们靠什么盈利,总不能永远当活雷锋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