抖音兔兔晚安微密圈付费门槛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分析
最近刷到兔兔晚安的微密圈要开付费门槛,评论区直接炸锅了。我闺蜜前两天还在说“兔兔哄睡视频比褪黑素管用”,结果现在突然要充会员才能看完整版,气得她连夜在朋友圈发小作文吐槽。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某个知识付费博主被骂割韭菜,用户对免费内容付费化这事儿好像天然带点抵触情绪。
其实这事挺有意思的,我扒了扒兔兔晚安近半年的数据。她去年在抖音发《哄睡男友的100种声线》系列直接涨粉200万,但最近两月更新频率明显下降。听说运营团队从3人扩招到12人,光设备就买了台价值五位数的专业录音设备。有次直播时她不小心说漏嘴:“现在团队每天光录不同版本的声音素材就要花八小时”。你品,这制作成本跟早期拿手机录睡前故事根本不是一个量级。
不过用户可不管这些,就像我表弟说的:“我关注你是因为你声音温柔,现在让我花钱听你说话?”。但换个角度看,我朋友圈里那些天天催更的粉丝,现在反而开始晒付费截图了。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跟我分析,这招其实筛掉了白嫖党,留下愿意花钱的“铁粉”,跟游戏里开月卡系统一个道理。
最让我意外的是模仿者开始批量出现。上周看到个叫“喵呜午安”的账号,连头像都是照着兔兔晚安的风格画的,结果人家直接标价99元/年会员。更绝的是某MCN机构搞了个“声音男友”矩阵号,每个账号都设置不同价位的解锁内容。这波操作直接让声音类赛道的账号估值翻倍,听说现在投资人见面必问“你们有没有付费闭环”。
不过也有翻车的。上个月某情感博主学兔兔晚安搞付费问答,结果被扒出答案都是复制粘贴鸡汤语录,评论区直接变成大型打假现场。这说明用户对内容质量的要求更高了,就像我买奶茶可以接受涨价,但要是用植脂末代替鲜奶,绝对要打12315投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