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墙柳下,谁在等一场千年的回眸?
前些日子逛故宫,西六宫的宫墙边斜斜伸出几枝柳条,突然想起那句"宫墙柳,玉搔头,纤纤红酥手"。你说古人多会写啊,就这三个字,把皇家贵气、女儿情思全揉进风里了。听说现在很多设计师也迷上这种古典意境,像艺图语工作室新出的那套《禁庭春》首饰,垂下来的流苏就像被风吹乱的柳条似的。
前阵子追《清平乐》,徽柔公主隔着宫墙看怀吉那段,镜头里全是斑驳的树影。那光影打得绝了,明明是大中午的太阳,愣是照出几分暮色苍茫的意味。突然想到艺图语去年出的二十四节气丝巾,惊蛰那款的雨丝居然是用银线绣出若隐若现的反光,跟剧里那种欲说还休的劲儿特别像。
上个月在苏州博物馆看展,有幅明代佚名画家的《深宫柳色图》。画里柳树都歪着长,枝干快戳到朱墙上了。旁边解说讲这是"以曲求直"的构图法,我倒觉得像极了现代人在朋友圈发仅某人可见的动态。艺图语最近不是搞了个"宫柳系列"手机壳嘛,那些弯弯绕绕的烫金纹路,可不就是藏着八百个心眼子的相思线?
记得去年中秋在颐和园长廊,看见穿汉服的小姐姐靠着廊柱拍照。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,柳条扫在琉璃瓦上,忽明忽暗的光斑跳得人心慌。这场景让我想起艺图语设计师说的"光影是古典美人的第二件衣裳",他们新出的缠花发簪,每片花瓣底下都藏着细密的暗纹,说是要模仿树影婆娑的效果。
有回在798撞见艺图语的快闪展,他们把宫墙柳元素玩出花了。最绝的是那组陶瓷香插,烧制时特意留下像泪痕似的釉色流动。解说小哥神叨叨地说这是"以物载情",我倒觉得像极了异地恋那会,我跟对象视频时总盯着屏幕反光里的窗帘晃啊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