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店没生意要疯了,3个步骤打造赚钱同城号的拓客方案
最近有个开奶茶店的朋友跟我吐槽:“这条街人流量也不差啊,但店里一天就卖出去十几杯,房租都快交不起了!”说实话,这情况我太熟了。去年我帮一家烧烤店做抖音同城号,老板天天跟我抱怨“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出门吃饭了”,结果两个月后他主动打电话说“兄弟,再招两个人来串串吧,店里坐不下了”。
先别急着砸钱投广告!我发现很多老板一着急就想着“买流量、找网红探店”,结果钱花出去连个响儿都听不到。其实同城号的逻辑根本不是让你当大V,咱们要的是精准吸引附近3公里的人。比如烧烤店老板一开始总想着拍“炫技颠勺”,结果评论区全是外地人喊“666”,本地人一个没来。后来改成拍“凌晨3点给代驾师傅送免费炒饭”,你猜怎么着?第二天就有人私信问地址,说“这老板能处,必须去捧场”。
第一步:账号定位得像“家门口的小卖部老板”。别整那些高大上的,越接地气越招人喜欢。我见过一个卖煎饼的大姐,每天拍“和城管斗智斗勇的日常”,评论区全是老顾客催更:“今天没被收摊?不科学啊!”后来她干脆把三轮车涂成荧光绿,文案写“全网最绿煎饼车,认准颜色别买错”,直接成了这条街的打卡点。
第二步:内容主打“熟人社会那点事儿”。有个水果店老板跟我哭诉“拍削芒果没人看”,我说你试试拍“帮独居老太太扛10斤西瓜上6楼”。结果视频底下炸出一堆邻居:“这店在哪?明天就去买”“我家住3楼能帮忙送吗?”后来他干脆搞了个“60岁以上免费送货”的活动,现在店里每天光团购群接龙就能卖200多单。
说到转化,千万别学那些大品牌搞“满100减20”。同城生意玩的是人情味!上次我去吃火锅,老板直接在直播间喊:“穿红衣服来店里的,送一盘毛肚!为啥?今天我本命年啊!”当场就有弹幕刷:“现在去买红袜子还来得及吗?”这种骚操作成本低得离谱,但效果比发传单强一百倍。
对了,千万别信什么“必须日更3条才能火”。我认识个理发店Tony,一周只发一条“给流浪狗剃毛翻车现场”,结果每条都有大妈在评论区催他:“小张啊,明天给我孙子剪头发留个位置!”你看,真实比精致重要多了,谁还没点翻车日常呢?
最后说个玄学的——评论区比视频还重要!有个卖卤味的老板,每条视频底下都有人问“是不是xx中学门口那家”,他每次都回:“对!就是你初中逃课偷吃的那家!”结果直接被校友们顶上同城热榜。现在他搞了个“校友凭毕业照打8折”的活动,店里天天排队排到马路牙子上。
反正啊,同城号就是个放大镜,把线下那点人情冷暖搬到线上,生意自然就来了。别总想着搞高科技,附近大爷大妈刷手机的时间可比年轻人还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