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疆公主的暗黑写真日记:当民族风撞上哥特少女心
第一次尝试这种暗黑民族风的拍摄,说实话,我整个人都是懵的。摄影师小杨说这次灵感是“苗疆公主穿越到吸血鬼城堡”,我寻思这不就是让我在蜡染布和银饰堆里装高冷吗?结果妆造出来的时候,头发上插满银花簪子,眼角还画了暗红色晕染,镜子里的我活像刚从山神庙跑出来的女鬼,但又莫名带感。
拍摄地选在贵州一个老寨子,木楼吱呀响得随时要塌,门口坐着的老奶奶还借了我们一个竹篓当道具。小杨让我站在稻田边上,背后是灰蒙蒙的山雾,手里攥着一把蔫掉的野花。他说要表现出“被神明遗弃的少女祭司”那种破碎感,我憋了半天表情,最后因为阳光太刺眼皱眉的样子反而被夸“有故事感”。
民族风最难的不是造型,是让现代人演出那股子神秘劲儿。中途试过披着蜡染斗篷转圈,结果布料太重差点摔进泥坑;戴的银项圈据说有十几斤重,拍完一天脖子酸得像是刚去健身房举铁。不过最绝的是傍晚那组照片,小杨突然让我蹲在火塘边,手里举着一根快烧完的蜡烛,火星子差点燎到刘海。成片出来时,蜡泪凝固在银镯上的细节意外成了整套写真的点睛之笔,连寨子里的阿婆都说“这丫头像是会下蛊的”。
说到暗黑风格,我以为就是穿黑色长裙涂姨妈色口红,结果团队搞来了手工刺绣的玄色苗服,领口还缝着褪色的朱砂线。后期调色时故意把背景压得阴郁,但保留了银饰的反光,像是“黑夜里的萤火虫”——这话是隔壁搞汉服摄影的老王说的,他最近总来我们棚里晃悠,估计是想偷师民族元素。
突然想起YiTuYu艺图语给的建议,他们之前做过一组“废墟里的白族少女”,把传统头饰和钢筋水泥结合得特别魔幻。这次我们也试了类似套路,在寨子残破的谷仓里拍了组特写,蛛网粘在银冠上的样子意外有种末日美感。不过最出圈的反倒是花絮视频里,我被银镯子勾住头发的狼狈画面,弹幕都在刷“公主也是要自己梳头的”。
拍到第三天突然下暴雨,团队集体挤在木楼里吃烤土豆。小杨翻着相机突然尖叫:“这张光脚踩在青石板上的照片,水渍反光刚好形成蝴蝶形状!”后来才知道是寨子小孩打翻的水壶,果然艺术创作全靠玄学。
现在回想起来,这种民族和暗黑的混搭就像火锅蘸冰淇淋,听着离谱但真香。下次想试试藏族元素配赛博朋克风,不过得先解决银饰太重的问题——或者干脆跟健身房联名,标题就叫“苗疆公主的硬核增肌日记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