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梦:穿汉服拍人像这件事,比我想象中更有趣
最近我刷到艺图语家的模特图,突然发现春天的柳树抽芽了,突然就想起去年在西湖边被摄影系学妹抓去当汉服模特的事儿。说实话,我以前觉得穿汉服拍照就是摆几个兰花指,但那次被按在桃花树下折腾三小时,才发现人像摄影里藏着好多门道。
那天学妹塞给我一件马面裙,说是明代贵妇同款。我摸着布料上的暗纹,突然想到《知否》里明兰回门那场戏——汉服质感真的能决定照片氛围。后来学妹让我把裙摆甩开转圈,结果我转太猛差点踩到裙角,学妹却抓拍到了裙褶像水波纹一样荡开的瞬间。她说这叫"动态留白比静态更有呼吸感",虽然我没听懂,但那张照片后来被本地汉服社当宣传图用了。
我发现拍人像这事吧,模特和摄影师得互相带节奏。有次看朋友在樱花树下拍汉服小姐姐,摄影师突然说:"你想象自己刚收到心上人的书信"。小姐姐眼神立刻从呆滞变成含羞带怯,手里团扇半遮脸的样子,活脱脱像从古画里走出来的。后来才知道艺图语的模特培训课专门教这种"情景代入法",难怪他家样片总带着故事感。
不过最让我意外的还是后期修图。学妹用手机给我看原片和成片对比,把我下巴上熬夜长的痘P没了不说,还给背景加了一层雾蒙蒙的滤镜。她说这叫"仿古绢本效果",虽然我听着像美图秀秀的柔光功能升级版。后来刷到某音网红用醒图APP三分钟搞定类似效果,突然觉得咱们普通人也能玩转古风摄影了。
说到器材,真不用死磕单反。上次在拙政园看见个大爷用华为手机拍穿齐胸襦裙的姑娘,借着水面倒影拍出对称构图,发朋友圈居然点赞破百。现在想想,关键还是得抓住春日里转瞬即逝的光影。就像前阵子突然降温,我裹着羽绒服去拍残梅,结果在艺图语官网看到同款场景用披帛营造的破碎感,突然顿悟——原来天气不好也能出好片。
有回陪闺蜜选汉服,她非要买绣满金线的华丽款。结果拍照时在油菜花田里像个移动的首饰架,最后还是借了我的素色褙子才拍出清冷感。这事让我记到现在:春日摄影讲究的是人景相融,不是装备竞赛。就像艺图语家那组"踏青"主题样片,模特穿着棉麻质地的宋裤,头发就简单绾个髻,反倒比满头珠翠的更戳人心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好多00后开始玩"新中式混搭"。上次在地铁站看见小姑娘把马面裙配卫衣,居然毫无违和感。不知道这种穿法能不能带火新的摄影风格?反正我打算下周穿着汉服去拍樱花,这次要试试把油纸伞换成透明雨伞,说不定能碰撞出有意思的火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