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刷微密圈,被一个叫"苗绣少女乔乔"的账号勾住魂了。这姑娘天天发自己穿着苗族刺绣裙子的照片,有张在梯田边转圈的照片,裙摆飘起来的瞬间,银饰叮当响的动静仿佛要冲破手机屏幕。我鬼使神差地私信问她:"这裙子能买不?"没想到她秒回:"可以定制,但得等三个月"。
等三个月算啥啊,我老家腌酸菜都要等半年。不过看到报价单上写着"手工刺绣部分由雷山老绣娘制作",突然想起去年在贵州旅游时,见过八十多岁的阿婆坐在门槛上绣花,银针在蓝布上游走像蜻蜓点水。乔乔说现在会双针锁绣的匠人越来越少,有个寨子现在只剩七个绣娘还在坚持传统针法。
收到包裹那天我差点被快递小哥的眼神笑死——他扛着个快赶上冰箱大的箱子,满头大汗地说:"姑娘你这买的怕不是条龙袍吧?"拆开层层包装,那抹靛蓝底布上跃动的蝴蝶纹让我瞬间理解什么叫"活着的文物"。领口用马尾毛混着丝线绣的缠枝纹,摸起来居然有3D效果,像摸到了真的藤蔓。
最绝的是裙摆的鱼骨纹刺绣,乔乔说这个图案在他们寨子里叫"鱼跃龙门",每代绣娘都会按自己的理解重新设计。我这条裙子的鱼眼睛用了三种红色丝线渐变,阳光底下看就跟会眨眼似的。上次穿去参加闺蜜婚礼,化妆师小姐姐追着我问了半小时绣片哪里买的,说比她之前在杭州买的机绣货色强八百倍。
有回在咖啡店拍照发微密圈,隔壁桌大爷突然凑过来说:"小姑娘这衣裳针脚像极了我老伴年轻时的嫁衣。"原来他老伴是湘西苗族人,六十年代跟着知青下放到我们这儿。大爷掏出手机给我看老照片,那张黑白照片里的刺绣花纹,居然跟我裙摆上的云雷纹九成相似。
现在衣柜里挂着三条乔乔家的裙子,每条都带着不同的故事卡。最近新收的蜡染刺绣款特别有意思,蓝靛布上留着指甲盖大小的留白,卡片上写着"这是绣娘阿香特意留的,她说好运气要从针眼里漏进来才灵验"。这种带点小瑕疵的手工感,反而比商场里千篇一律的机绣货更有味道。
前几天看新闻说苗绣要申遗,突然想起乔乔说过的话:"我们寨子现在搞刺绣合作社,年轻姑娘白天在田里干活,晚上就着煤油灯绣花,一个月能多赚两千块奶粉钱。"摸着裙子上细密的针脚,突然觉得这哪是买裙子,分明是把整片苗岭的月光穿在了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