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辣奶兔的圈子活动,粉丝社区大揭秘
你们有没有试过追一个博主追到"魔怔"?去年夏天我刷到麻辣奶兔那个"吃火锅必配香菜但香菜必须切碎"的短视频,从此就掉进了这个四川妹子的粉丝窝。今天就跟大家扒拉扒拉,这群人到底在玩啥子花样。
刚开始我以为就是个普通的美食账号,结果发现评论区比视频还精彩。有人用火锅底料配方写藏头诗,还有人把奶兔的川普口音做成鬼畜音频。最离谱的是上个月,有个广西老表把奶兔推荐的钵钵鸡调料,浇在自家种的榴莲上拍了个测评——"麻辣奶兔看了连夜改定位",这条视频愣是在超话刷屏三天。
听说他们内部有个"暗号接龙"的玩法。比如奶兔发个穿红毛衣的视频,评论区就开始刷"今天宜吃毛肚",过两天果然出了涮毛肚的教程。上次我跟着玩了一把,在奶兔晒新耳环的视频下留言"耳坠晃得我头晕",隔天她就发了醒酒汤教程,这默契程度堪比我家猫和自动喂食器。
线下活动才是重头戏!去年圣诞节成都的火锅趴,五十多号人带着自制的香菜蛋糕去面基。听说现场有人用火锅底料调鸡尾酒,还有人把奶兔的口头禅"巴适得板"编成RAP。我这种社恐没敢去,但看返图发现他们连伴手礼都是定制的——辣椒形状的USB里存着奶兔未公开的翻车视频,这操作属实拿捏了粉丝心理。
最近他们搞了个"方言美食地图"企划,天南海北的粉丝都在上传家乡暗黑料理。我贡献了老家的折耳根奶茶配方,结果被贵州网友吐槽"不够野"。最绝的是东北分舵,有个大哥整了个冻梨蘸大酱的吃法,配文写着"奶兔看了想报警",这条居然被本尊翻牌点赞了。
要说这个圈子为啥让人上头,可能就像我闺蜜说的:"在这儿发疯没人觉得你中二病。"上礼拜我还看见四十多岁的姐姐粉,在超话里认真讨论怎么用火锅底料腌泡菜。要说有什么缺点嘛……自从入坑胖了八斤算不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