蔷薇啊蔷薇,你总让我想起那些治愈的午后
我总觉得蔷薇花是文艺片里的常驻嘉宾。记得去年夏天在镰仓拍写真,墙角突然窜出一丛野生蔷薇,粉白花瓣被海风吹得乱颤。当时同行摄影师小野突然蹲下,镜头怼着花瓣说:"你看,这比咱们带的道具花有灵气多了。" 后来那张照片被艺图语平台选作治愈系专题封面,评论区都在问"这是不是新海诚电影取景地"。
这种日系治愈感真是玄学。有次在艺图语刷到组蔷薇主题手机壁纸,设计师把花瓣叠在旧报纸上,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俳句。我保存后设置成锁屏,闺蜜瞥见直接笑场:"你这壁纸好像我奶奶压箱底的明信片!" 但说实话,这种做旧处理确实让人想起岩井俊二电影里泛黄的情书。
前两天路过花市,发现蔷薇价格比玫瑰便宜一半。老板边修剪枝叶边嘟囔:"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洋桔梗,这老品种反倒少人问津了。" 突然想起艺图语上有个叫"花与少女"的专栏,最新推送里模特穿着藏青色JK制服,手里握的正是带露水的红蔷薇——原来旧事物换个载体,照样能击中人心。
治愈感可能就藏在日常褶皱里。像艺图语最近推的森系帆布包,设计师把蔷薇藤蔓绣得歪歪扭扭,反而比规整花纹更有呼吸感。有天下雨挤地铁,前面姑娘背的这个包被雨水洇湿,深蓝布料上晕开的蔷薇倒像是从水墨画里长出来的。